如果說去年的金融市場榮景歸因于全球經濟處于“金發女孩”態勢,那么2018年迄今所有故事都是圍繞著熊展開的,今年上半年全球股市表現創下2010年以來同期最差。
貿易爭端、多家央行關上貨幣龍頭、歐洲等熱點地區經濟增長降溫,這些“熊”因素使得覆蓋47個國家的MSCI明晟全球指數市值蒸發了1萬億美元。
美元上漲,以及油價上升16%也起到了很大作用,尤其是給新興市場造成重挫。美元指數上半年表現為三年來最佳。
阿根廷比索和土耳其里拉分別大跌30%和17%。MSCI明晟新興市場股指下跌10%,如果扣除1月短暫上漲表現,該股指跌幅深達17%。
“人們醒來發現有些事情已經發生改變,”London & Capital投資長(CIO)Pau Morilla-Giner表示。
在全球貿易緊張局勢逐步升級之際,投資者還意識到主要央行是不會考慮祭出刺激經濟措施的,他們正在為增強抗擊下一次經濟衰退的能力而做準備。
不過這并不是世界末日。
美股的三大指數之一,標準普爾500指數.SPX還持在平盤上方,盡管貿易憂慮遏制了道瓊工業指數.DJI的漲勢,但納斯達克(7510.3, 6.62, 0.09%)(Nasdaq)6月創下了紀錄高點。
美國五大科技股FAANG(Facebook(194.32, -1.91, -0.97%),蘋果(185.11, -0.39, -0.21%),亞馬遜(1699.8, -1.65, -0.10%),網飛(Netflix(391.43, -3.99, -1.01%))和谷歌(1115.65, 1.43, 0.13%)母公司Alphabet),他們的總市值已上漲近40%,這還是在3月Facebook因不當方式使用5,000萬個其用戶數據,令FAANG總市值蒸發掉近4,000億美元的情況下取得的成績。
網飛今年的股價已經增加了一倍之多,亞馬遜上漲45%,Facebook 已經完全扳回失地并漲逾11%。此外,中國電子商務巨擘阿里巴巴(185.53, -2.85, -1.51%)股價漲了11%。
主要貨幣當中,美元兌歐元上漲近3%,兌日圓則是上漲近2%。
對于新興市場而言,美元的這波漲勢可謂摧枯拉朽。除了陷于困境的里拉和披索之外,巴西雷亞爾暴跌14%,印度盧比挫低7%,南非蘭特慘跌10%,而盡管石油價格大漲,俄羅斯盧布也大跌9%。
MSCI明晟新興市場股指大跌8%,本幣及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債券則分別下跌6%及5%。
2017年的閃亮明星比特幣已經暴跌六成,但就算是傳統的避險貨幣,在過去幾個月也未能提供保障。
美聯儲今年可能再升息兩次,這已帶動美國公債收益率(殖利率)今年達到3%,德國10年期公債及金價則分別下跌4%。
在此同時,意大利政府債券價格本季暴跌13%,因反建制勢力組建政府,同時歐洲央行確認在今年底結束龐大的購債計劃。
與美國華爾街以及日本股市日經指數強勁的上半年表現不同,歐元區股市今年也下跌6%左右。